首页 >> 党群建设 >>纪委工作 >> 经典家训品读
详细内容

经典家训品读

时间:2021-07-13     

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家风好,就能家道兴盛、和顺美满;家风差,难免殃及子孙、贻害社会,正所谓“积善之家,必有余庆;积不善之家,必有余殃”。领导干部要带头注重家庭、家教、家风,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和廉洁操守,以实际行动带动全社会崇德向善、尊法守法。

4b25e6f99d4aff4bdb87aa47990af90.jpg

      诵读者 农业公司党支部  牛瑞

        牛瑞诵读_baofeng.mp3

大家好,这里是陕西省农垦集团沙苑农场纪委策划推出的《家风诵读特别栏目》,我是牛瑞,今天由我为大家诵读的是我国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,中国科学院院士,“两弹一星”功勋奖章、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、”共和国勋章“获得者——于敏的家风故事。

一句嘱托许下一生。一声巨响,震惊世界。一个名字绝密28载。身负惊天事业,辉煌成就,却隐姓埋名,默默无闻大半辈子。他就是于敏,一位把毕生心血奉献给我国核武器事业的著名物理学家。由于工作的特殊性,于敏和他的家,留给世间所知的并不多。我们只能从零星的记叙里感受他的执着坚守和淡泊家风。

一、在这个家,爱国是不变的主题。

于敏成长于旧中国最动荡不安的时期,兵荒马乱,流离失所。难以平复的童年屈辱,对侵略者的切齿仇恨,激发了少年于敏的民族自尊心,化为他此后一生科学救国的精神动力。1944年,于敏考入了北京大学电机系,两年后转入物理系,研究生毕业后进入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,很快便崭露头角。1961年,一次重大的人生选择,摆在了35岁的于敏面前。那就是作为副组长,领导和参加氢弹理论的率先研究工作。氢弹是真正意义上的战略核武器,氢弹的研究毫无疑问属于国家安全最高等级的绝密工程。一旦参与其中,就意味着今后将长期隐姓埋名,忙碌奔波。这对任何人都意味着巨大的牺牲,何况一名刚刚崭露头角的青年科学家。“我不能有另外一种选择,我过去所学的所有东西都可以抛掉。我愿为国家和民族的事业献出自己的一切。”于敏毫不犹豫的放弃了挚爱的物理理论研究,接受了氢弹研究任务。自那刻起,于敏这个名字连同他的工作一起变成了绝密。“我所有的压力都在工作上,不敢有任何一点对自己的放松, 也不能有任何其他的想法,如果错了一点点,核武器研制肯定会失败。而一旦失败,对我们国家的损失非常大。”直到1999年,于敏和他对中国核科技发展的发现才被真正解密,而那时他已年逾古稀。

二、在这个家淡泊明志,宁静致远是真实写照。

在整理父亲遗物时,儿子于辛曾不经意间打开了一个寻常无奇的柜子。当把里面的纸张、摆件,一件件收拾出来以后,于辛才忽然注意到自己平日里一直忽略的细节。家里除了母亲觉得好看,才摆出来的几个寥寥的奖章奖杯外。其余的都很少能看到踪影。原来这些失踪的奖章奖杯都被归置在了这个柜子里,蒙尘许久。那一瞬间于辛觉得手里的这些东西格外烫手。想着自己是不是该做些什么,让他们重见天日。然而仔细收拾归类后,他又不禁哑然失笑,有的获奖证书竟然只找得到复印件。聪明的父亲在这方面可真是糊涂啊。于敏糊涂是因为心无旁骛。他知道只有继续全身心投入事业才是对荣誉的最好回应。正如他家中悬挂的一幅字,“淡泊以明志,宁静以致远。”,真实写照了他的一生。也正是因为这种糊涂于敏在事业上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。中国能以最快速度成功研制氢弹,创造世界核武器科技史上的惊人奇迹,于敏功不可没,他也因此被称为中国氢弹之父。

三、在这个家,精神是一笔更宝贵的财富。

“能满足基本生活就行。”于敏对金钱对物质极为淡薄,从来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。一家人的生活极其简朴。这既是于敏的家风特色,也是他取得成就的密码所在。非宁静无以致远,所谓宁静对于一个科学家,就是不为物欲所惑,不为权势所趋,不为利所移,始终保持严谨的科学精神。学术科研需要一张安静的书桌,而于敏的这张书桌在自己心里。他的内心安静而圆满,坚定又强大。普通人怎么生活,于敏和他的家人也怎么生活,甚至更为节俭。一张20世纪90年代简陋的铁架床,睡了二三十年。一台老旧的小电视,看了几十年。于辛琢磨给父亲换一台,于敏却不愿意还和于辛急,说,能用就行。最后于辛无奈之下,只好将就,给电视加装了个机顶盒,让父亲能收看更多节目。“父亲没有给我们留下什么物质财富,但他的精神,他的一言一行,却是我们做人立事的标杆,不断影响和指引着我们。”在父亲身上,于元亦于辛姐弟俩,学到了一种平凡而安静的生活真谛,学到了家人之间的关心与爱护,获得的是精神世界的充实。

于敏这位普通人和他的普通之家,恰恰给了我们不普通的启示,那就是,不为物欲所惑,不为利害所移,避身喧嚣闹市,觅得一方宁静,恪守内心最初的纯粹,坚守淡泊致远的心境。这才是真正的强大。



纪委举报 电话:0913-3268462 邮箱:sxnksyncjw@163.com 地址: 陕西省大荔县果园

Copyright @ 2018. All rights reserved.  陕西省农垦集团沙苑农场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  陕ICP备19004733号-1 

首页        关于沙苑        经济发展        农产品中心        新闻中心        党群建设         视频中心       人力资源        联系我们

关注微信公众号

我场已成功入网“网上陕西”网站,欢迎大家点击浏览

陕公网安备61052302000173号              技术支持:杰商网企业商事平台

陕公网安备 61052302000173号

技术支持: 杰商网 | 管理登录
seo seo